进入孕期,随着肚子里宝宝的发育生长,孕妈妈的体重也会开始增长,这是正常现象。不过,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很多的孕妈妈为了保证肚子里宝宝足够的营养,就大吃大喝,导致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这不仅不利于日后的分娩,到产后恢复也是一大难题。那么,孕期体重究竟该怎么增加?增加的正常范围又是怎样呢?跟着小萌一起来看看吧~
一、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一般来说,如果BMI是19或更低,则意味着体重不足;如果BMI在19-26之间,为体重正常;如果BMI在27-30之间,为体重超重;而如果BMI超过30,则为临床肥胖。
二、怀孕后正常的增重应该是多少?
具体的体重增加总量与孕妈怀孕前的BMI值有关。
(具体数值如下,感兴趣的孕妈可以截图保存)
体重指数正常的体重增加总量
少于19(体重不足)12.5-18千克
19-26(体重正常)11.5-16千克
27-30(超重)7-11.5千克
大于30(肥胖)7千克或更少
*这组数据指的是整个妊娠期孕妈体重增加总量,因此直到分娩时才能知道是否达到这一标准。不过,推荐的数据也仅仅是针对怀一个宝宝的孕妈而言,如果是怀了双胞胎或是三胞胎,孕妈的体重也将明显增加。一般来说,怀双胞胎的孕妈体重平均增加15.5-20.5千克,怀三胞胎体重平均增加20.5-23千克,具体的情况也会跟妊娠期长短有关。
小萌温馨提醒:以上所谈的体重增加也仅仅是一种指导原则,体重增加略低或高于平均值的孕妈仍然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过,如果当体重明显低于或高于平均值,则应该向相应专家咨询,得到更多详细的建议。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妈妈可以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