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中心的患者经历艰苦的助孕过程后能成功怀孕,是一件令全家欣喜的大事。很多准妈妈或多或少会经历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此时准妈妈们的心情又开始变得焦虑和担忧。“早孕反应”是大多数孕妇的“必历之劫”,可是为什么会发生早孕反应?它的生理机制是什么?让我们为您详细解答有关孕期恶心、呕吐的常见问题,助您“顺渡此劫”。
“早孕反应”症状一般从孕4周开始出现,孕9周最为严重,60%的孕12周后症状会自行缓解,91%孕20周后缓解,而约10%孕妇整个妊娠期持续恶心呕吐。约0.3%~1.0%的孕妇恶心、呕吐持续加重,至最严重的阶段:“妊娠剧吐”。
综上,“早孕反应”绝不是少数人的特殊症状,大多数的姐妹孕期都会发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大多数孕期恶心、呕吐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相关机制包括: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大量的研究证实hCG和妊娠期恶心呕吐相关。“早孕反应”的发生时间和血hCG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胎妊娠或者葡萄胎患者的HCG水平高于正常,发生妊娠期恶心呕吐更严重。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有孕期恶心、呕吐家族史的妇女,妊娠后更易发生恶心、呕吐。母亲妊娠剧吐,女儿的发生风险增高3倍。第一胎妊娠剧吐的患者,再次妊娠发生妊娠剧吐的复发率为15.2%~81.0%。
进化论
有理论认为早孕期恶心、呕吐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保护机制。在头三个月胎儿发育的敏感时期,食欲不振可以保护母亲和胎儿避免危险食物。另外,高雌激素、胎盘功能异常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是孕期恶心、呕吐的发生原因。
研究表明年轻、初产、肥胖、有家族史、胎盘体积大(多胎)、偏头痛等患者更容易发生早孕反应。几乎所有的妊娠剧吐均发生于孕9周以前,这对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若孕期恶心、呕吐逐渐加重,经过治疗后仍无缓解,需要警惕其他相关疾病。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感染、胆囊炎、胰腺炎、尿路感染、病毒性肝炎等。所以如果有内科系统疾病最好主动告知医生哦,此时医生会结合您的既往病史、合并症状,以及相关的检查最终为您明确诊断并作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文章来源:生殖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