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菊花一词在如今被人们赋予了很多歧义,我深表遗憾...纵然如此,也不能改变我根深蒂固的偏见——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花卉里,菊花是我最提不起兴趣的类群。(关于中国古代的菊花之赏请看这里)但我一直心存侥幸:万一古代的菊花,和现代的菊花,并不相同呢?
万一,我其实根本没见过美好的菊花呢?
先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菊花。所谓的菊展,我也看过不少,菊花的品种那么多,按说应该让人心生欢乐。然而不成。我看的菊花,再怎么珍贵的品种,基本都是用个签子支着,或者绑在细棍上,让它们勉强抬着头。都是重点帮扶对象,这不行。
而且我当然更喜爱野生的植物,而对栽培品种不那么热衷。这几年渐渐喜欢了睡莲、月季之类,但依然没有诞生出对菊花的热爱。我总觉得,菊花是被人蹂躏出来的那么多品种,它们都带着唧唧歪歪的美。这不行。
其实我小时候,是挺喜欢菊花的。那时候没怎么见过活的菊花,但在邮票上,我是觉得菊花分明挺好看啊!可惜那时候没钱,邮票也是到处搜刮来的,只有几张而已。如今想来,依然觉得邮票上的菊花,比现实中的菊花,看起来要干净、纯粹、灵秀。
所以当我听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有菊花的画展时,我的心里是十分复杂的。
偏偏是菊花!如果是其他什么花卉,我肯定一低头杀将过去了。但画展似乎又并非如同三维的真实菊花展那样惹人哀叹?得知消息的时候,我正在京郊的山林里,头顶是叶子落了大半的树木,耳畔是冷冽的溪水不间断的鸣声,我安静下来,追问本心:难道你真的那么不喜欢菊花吗?
于是我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不喜欢菊花,而是不喜欢为了把自己弄得怪里怪气而先变得老弱病残不孕不育的菊花。所以我决定给菊花画展一个机会。不不,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我看了这个画展的宣传文,里面有几幅菊花图。看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
所以,去清华。
清华艺术博物馆“百菊展”现场
“百菊展”画师及展览简介
清华艺术博物馆“百菊展”现场
清华艺术博物馆“百菊展”现场
这个展览名叫“百菊展”。画的都是菊花,画主要来自缪谷瑛先生。抱歉,从前我是从未听说过他老人家的。所以,不妨在这里简单抄录一下——缪谷瑛,字莆孙,号由里山人、晚香室主,生于清末,卒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缪先生为黄山寿的再传弟子,工画花卉,最擅写菊。据说他画了三百多种菊花,被称为“画菊专家”。我其实有一点点叹息。如果缪先生肯画月季,大概至少我们能有一本中国人自己画的《月季圣经》之类的著作了。为什么偏偏是菊花呢?
好在展出的菊画,完全对得起怀揣着纠结大老远跑来的我。
展出的绘画作品,绝大多数为缪先生所画,少数是原作的仿制品。都隔着玻璃,所以我没办法在反光严重的位置拍照,那些粗大的画卷,我就姑且独自欣赏了。其余小画幅的菊花画作,也不只有一百幅。
所以,在集中贴出那些令人真心叹服的画作照片之前,我想还是先说几句菊花的品种分类。说来,菊花品种分类挺混乱的,不像月季啊睡莲啊,有一个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机构,有通用的名字,出现相同的品种被不同育种者赋予了不同的名字,还会有人整理,归并。菊花感觉要随意一些,有些品种,只有个“邦名”,你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和其他品种其实是同一个玩意儿,甚至有些品种想查都查不到信息。(你看,我为什么不喜欢菊花品种呢,是吧?)
比如在菊展上,我看到的菊花,只有个中文名,或者有的只有个日文名。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好吧,说说分类。按照整个头状花序的大小,可以分问大菊,中菊,小菊。怎么样,简单不?头状花序直径,小于6厘米为小菊,6-10厘米为中菊,大于10厘米为大菊。但这只是非常笼统的分法。
更常见的还是按照花的形态来分类。大类有管瓣类、直瓣类、平瓣类、匙瓣类、畸瓣类等等,每个大类里还分各种形。原则就是先看每一朵小花(也就是俗称的一“大朵”菊花的一枚“花瓣”)的形态,特别是边缘的舌状花形态,靠这个来分大类。之后根据其他依据,比如整体花形等,来分每个大类里的各种形。至于品种...想查到某一个菊花具体叫什么品种,我觉得,最好就直接看看有没有挂牌子,没挂,那就别惦记了。
在此,贴几个之前拍过的菊花,大家感受一下品种分类的思路。
观赏菊花品种“黑虎出洞”,花朱红色,属平瓣类芍药形
观赏菊花品种“国华芳荣”,花绿白色,属管瓣类管盘形
观赏菊花品种“紫燕翻飞”,花紫红色,属管瓣类翎管形
观赏菊花品种“久米诚”,花白色,属匙瓣类莲座形
观赏菊花品种“天女若松”,花黄色,属匙瓣类卷散形
观赏菊花品种“金凤还巢”,花黄色,属畸瓣类毛刺形
观赏菊花品种“禾城金钟”,花黄色,属平瓣类叠球形
算了,稍微感受一下就行了。照片实在是不怎么优美,当然实物其实也不优美。总之感受一下菊花品种分类的麻烦就好了。有优美的画,我们不看实体菊花的照片了。我们向这类花卉扔个二向箔,把它们压缩到扁平的二维画卷中去吧。
我想,画里很多菊花品种的名字,都应该是自古传来的吧,很多名字都是精巧之中带着雅致,让人得以细细品味的。如今起的品种名呢,说来抱歉,往往有画虎类犬之感,想要努力一把,结果好像也就抵达了附庸风雅的境界。其实如今全民受教育程度,比古时哪个朝代都好,但文化修养则是另一回事了。不提也罢。
然后就是那句经典的台词:别说话。再然后,看图。
菊花品种:黄卷青灯+旭日东升
菊花品种:粉托桂+繁星菊
菊花品种:平湖秋月+紫如意+珊瑚玉杯
菊花品种:粉月季+电光紫
菊花品种:墨紫(墨胭脂)+大士莲
菊花品种:薄樱+金雀屏
菊花品种:青松叶+紫矛+檀香球
菊花品种:金星菊+白桂子
菊花品种:金盔+紫盔
菊花品种:御袍黄+樱桃露
菊花品种:贵妃之笑+濡鸟
菊花品种:冰盘托翠+紫凤毛
菊花品种:金葵+孔雀开翎
菊花品种:紫带结+黄虎须
菊花品种:金城玺+鸳鸯索
菊花品种:日月星
菊花品种:西湖烟柳
菊花品种:紫霞宫+道人衣+万绿丛中一点红
菊花品种:紫殿清霜
菊花品种:粉龙须
菊花品种:紫云+猩猩冠+赤金牡丹
菊花品种:美人肤+墨荷
菊花品种:粉鹤翎+东海如意
菊花品种:明月剑光+粉紫莲花
菊花品种:黄都胜+粉背大红
菊花品种:十斛珠+紫灵光
菊花品种:碧玉如意+黄蕊星罗
菊花品种:紫羊裘+粉玉莲+玉容翡翠
菊花品种:玉盘承露+胭脂牡丹
菊花品种:罗汉须
菊花品种:白玉兰+紫飞鸾
菊花品种:玉蟾衣+金刺钹
菊花品种:粉蟾衣+金绣球
菊花品种:晓日芙蓉
菊花品种:西女髻
菊花品种:金带围腰
菊花品种:虎爪黄+白玉带香
菊花品种:金锦球+静海波
菊花品种:粉雪团
菊花品种:锦御袍+西施吐舌
菊花品种:千羽鸥+大宝司+粉爪痕
菊花品种:红髻+银海玉楼
菊花品种:凤毛+帘卷西风
菊花品种:紫光阁
菊花品种:迴风舞雪
菊花品种:梅雪争春+武瓣金背红
菊花品种:万卷书+金簪菊
菊花品种:狮子须+紫衣点雪
菊花品种:落霞黄+朱蝟菊
菊花品种:羊球+粉松针
菊花品种:宝星光+紫蓟
菊花品种:乳鹅黄
菊花品种:芙蓉面
菊花品种:粉荷刺
菊花品种:粉麒麟+金背红
菊花品种:黄玉环+粉蝴蝶
菊花品种:玉蟹+紫钵盂
菊花品种:金毛刺+草上霜
菊花品种:绿牡丹
菊花品种:紫牡丹+沉香色紫星菊
菊花品种:紫玉楼+印泥金
菊花品种:金带
菊花品种:天孙锦+黄金伞
菊花品种:晓妆人+旧朝衣
菊花品种:紫缨
菊花品种:念奴娇+赤金大红
菊花品种:落霞
菊花品种:雨霁雨蓑
菊花品种:文瓣粉背紫
菊花品种:白素素+朱衣点雪
菊花品种:白素娥+鸳鸯菊(三乔)
菊花品种:白秋月+紫珠球
菊花品种:佛手黄+粉毛刺
菊花品种:黄万寿菊+红玉
菊花品种:鸳鸯牡丹
菊花品种:粉托桂+繁星菊
菊花品种:枫林夕照
菊花品种:一捧雪+茄花紫
菊花品种:绿云+玫瑰红
菊花品种:金龙爪+彩霞红
菊花品种:长缨
菊花品种:灯草球+大红锦钱菊
菊花品种:虎皮黄+粉珠毬
菊花品种:紫霞+朱钱菊+星之光
菊花品种:黄裳+紫霞珠
菊花品种:朱砂针+紫衣点雪
菊花品种:粉紫带
菊花品种:月华菊+墨紫
菊花品种:杏雨梨云+洒金荷花
菊花品种:武瓣粉背紫
菊花品种:泥金报捷+紫罗衣
菊花品种:泥金球
菊花品种:文人菊+鹤舞云霄
菊花品种:金勾勾+绶带菊
菊花品种:玉蕴珠藏
菊花品种:沉香管
菊花品种:白蝴蝶+紫绶金章
菊花品种:玉钩+粉钱菊
菊花品种:蟹爪黄
翻拍的画作,贴了九十九张。原本以为是一百张来着,最后发现有一张重复拍照,所以并没有凑齐整数。其实有一个展示柜里,还有两三幅同样尺寸的画,只是我没拍照。因为展示柜的灯似乎有点毛病,一侧灯管不亮,另有一根灯管滋啦啦闪烁不止。说实话,展厅里拍照,手持相机,ISO几乎开到我能接受的上限了,而且同一幅画连拍好几张,其中才勉强能挑出一张清晰的照片。灯管有毛病的柜里,明暗差异就显得诡谲,展台高,要必须高举起相机平行于地面去拍...总之,是我舍弃了那个展示柜,所以凑不到一百幅作品。也罢,无非是数目字儿罢了。
整个展厅里,人最多时,只有不超过十个人。我就端着相机,在每一幅画作前面,咔嚓咔嚓。展厅里时常就只有咔嚓声,连脚步和呼吸都凝滞了。那感觉甚是奇妙,仿佛我去逛植物园,一种植物一种植物慢慢看过去,拍照,记录,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可惜这个展览如今已经结束了,这些画作,并没有集结成画册印刷出版。如若出版,我是一定要买的。我手动翻拍的画,只能说聊胜于无,毕竟展厅里条件所限,姑且感受一下就好,留下珍藏,却显不足了。
但唯独一点,我是可以确信的。艺术家对于自然的热爱,或者科学家对于文化的景仰,其实一直都在。反而如今,动辄偏废,这不好。要说在这一点上,颇有点今不如古的意思。当然,菊花品种的展示方式和表现力,以及菊花品种起名字的意境上,也都有些今不如古的嫌疑吧。
那也无妨,我们还有时间,知耻后勇,还可以努力一下。
拍照、编辑不易,喜欢就转发或打个赏吧^_^
天冬ASP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