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203/4769449.html
菁菁文苑第87期
年的气息越来越近,吃年饭的场景也伴随年气悄然入梦。昨晚,从吃着香喷喷的黏汤面的梦中醒来,离世的婆母浮现在我脑海里,一直到天亮。
婆母,是我老公的奶奶,我们当地农村称作“婆”,她对我就像母亲一样关爱,我平日里叫婆,心里视她为母亲。我母亲去世早,自我结婚后,婆母就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我,使我再一次享受着母爱。
婆母一生最喜欢给家人做可口的饭菜,她做的黏汤面给我印象最深。我这个人对一些食物天生过敏,吃豆腐脑头晕,看见面条尤其是细面条胃里马上不舒服。但当第一次看到婆母做的黏汤面时,眼前一亮,胃的反应不是排斥而是渴望。我主动拿起碗给自己盛了一些,面条相对放的少,饺子比别人的多。尝完后我又给自己盛了一碗,我对面条不再恐惧了,我细细品尝着细面条的味道。黏汤真得太好喝了,要不是饭量有限,我会一直喝下去。
嘴上得来总觉浅,我下决心深入厨房取经。一次实践学习,使我终生难忘。只见婆母把早已备好的葱、姜、白菜、红萝卜、海带、黄花菜、豆腐干、煮熟的大肉等一一切成碎末、碎片,分置在盆里,然后在锅中倒入油烧热,将以上食材倒入大铁锅中烩在一起,加入调料,翻炒,做成臊子,出锅盛在祖祖辈辈留下的黑瓷盆中。又给大锅里倒进半锅水,待水烧开,取适量的臊子倒入锅中再煎。接着,她把搅拌均匀的红薯粉芡倒入锅中,用长把勺不断地搅。婆母特别叮咛我,粉芡的稀稠、火的大小都要合适,过稠,会粘锅致糊,过稀,黏度不行不香。这个量婆母把握的恰到好处,这火候婆婆控制的刚刚好。最后放入适量的盐、醋和自己熬制的酱。汤做好后,在锅里下十几个饺子。饺子比平时的小,如鹌鹑蛋般小,提前包好用笼蒸熟,放在盆里,待做汤时用。面是用压面机压制的碱面,四棱状,细长。在锅里煮熟分成一份份放置在专用的筛子中空掉水。等到给每个人盛饭时,婆母用筷子夹一份放在后锅的热水里再热一遍,然后放进碗中,用勺将前锅里的汤搅匀之后舀进碗中,每碗中舀两三个饺子。我不喜欢吃面,但每逢过年,遇到婆母做的黏汤面我吃的不只是一碗。
和黏汤面匹配的还有四碟小料,一小碟油泼辣子、一小碟盐、一小碗醋和一小碗酱油。再配上婆母切的如发丝般细的红萝卜丝和咸菜丝,还有她亲手发的白白嫩嫩的黄豆和绿豆芽。每次吃豆芽菜的时候,她都要把每个豆芽的皮一一拨掉,根尖一一摘除,然后放入热水锅里焯熟,调制好。
我们家的饭厅,是婆母住的的窑洞,宽敞、明亮、干净,冬暖夏凉。窑洞里有一个大炕,被子折叠的整整齐齐,单子干净平整。里面的家具除了一个大立柜,两个人箱子,储存她的衣物和被褥外,还有老式的沙发,一张大方桌和几个凳子。每年初一早上,一家人围着方桌,吃着热腾腾的黏汤面,嚼着晶莹的饺子,品着盘中的小菜,感受到的是绵绵的思念,是无限的期盼,是丝丝的温暖。但婆母从不在席里坐,常常是坐在土坑旁的椅子上吃饭。眼睛却不时地打量着吃饭的儿孙们,心里乐滋滋的。从公公口中得知,家里人吃饭,婆母一辈子都不坐席里,她随时做好为大家盛饭的准备,为大家提供需要的东西。她住的窑洞也是我们家的会客厅,来过她窑洞的人,没有不称赞的,这间窑洞简直是我们家一个靓丽的窗口。
我还喜欢吃她做的另外一种饮食“搓搓”。类似拉条子,但做法不一样。婆母用温盐水和面,软硬合适,活好面后,饧一会。做的时候,她要把面揉好几遍,使面均匀而有弹性,再揪一小块揉好,用小擀面杖擀至一厘米厚,用刀切成一条条,先取一条,用两个手在案板上搓搓,然后左手捏着面条的左端,右手一边搓一边一边拉,像纺棉花一样,一根根饸饹般细的“搓搓”很快就做成了,一根根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然后入锅煮熟。油泼或调臊子随各人的喜好。我不喜欢吃面条,但遇到“搓搓”我又喜欢得很呢。
因为爱吃她做的饭,我自然从婆母那儿学会了这些技术。
婆母一生就我公公一个孩子,所以对待我婆婆也像女儿般爱护,对待孙子、孙女、孙媳更别提有多么爱了,她从未高声说过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对孙儿们要吃什么就做什么。
年,我结婚的时候,婆母已72岁了,但她身体硬朗,走路比我都快。一直到90岁,她的手都不愿离开面盆,她喜欢为家人做饭,总是和我婆婆抢着做,但她的饮食却异常的简单。她一生最喜欢吃菜的是绿辣子拌葱,用刀切碎,调入盐和醋就行。家里包包子,她的包子馅另类,全是辣子和葱,有变化的时候只是加入红白萝卜。她一生有三种东西不吃:油、鸡蛋、肉。
婆母很节俭,剩菜剩饭总舍不得倒掉。家里其他人如果偷偷倒掉他会不高兴。而我的老公拿去倒掉他却很愿意,因为老公是家里的长孙,又是她的最爱。每周末,她都要做好我们最爱吃的饭,等我们回来一起吃。爱屋及乌,我常常给婆母讲吃剩饭的危害,所以我建议倒掉剩菜的时候婆母也不会生气。
婆母有一双灵巧的手。一有空闲就做起了绣花鞋。她已为重孙们做了很多双猫娃鞋、猪娃鞋、兔子鞋,有棉的,有单的,有凉鞋。还做了大大小小很多老虎枕头。七八十岁眼不花,穿绣花针一次过。一双双鞋、一个个枕头是她爱的期待……
结婚后的我,感受到了来自婆母强烈的爱和期盼,她多想尽快有个重孙!但我却将她的期盼延缓了。两年后,我怀孕了,我被家人视为大熊猫,我也深知婆母的心思,试着问婆母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婆母笑着说都喜欢。但当我的孩子出生后,家里人告诉她是男孩时,她激动地哭了,还一边说:肯定男娃好。还要我老公到爷爷的坟里去告诉爷爷,说我们家香火有续了。
提到她的重孙,她可是爱到骨子里去了。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不小心用螺丝刀把婆母的头打破了,血直流,她没喊疼,嘴里却说,娃小,知道什么。她没有斥责任何人,更不允许有人骂或打她的重孙。还有一次,是儿子小学毕业后坐飞机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我们高兴地告诉她,谁知她听后却一星期没睡着,每天盯着天看,儿子回来后,一见面,婆母就紧紧地抱住他。后来才知道,她担心飞机掉下来,看到重孙后,她才如释重负。儿子的到来,让我在家里的位子又提升了。
婆母没有女儿,看到邻居家的女儿给妈买东西,去女儿家呆上几天,她常常流露出羡慕神情。我也很羡慕别人有妈妈能帮女儿做饭,管孩子。所以,我时不也会把婆母接到我的家中,她到来后我轻松了很多,饭自然是她抢着做的。让我更为感动的是有一次,我换的脏衣服没来得急洗,回家后,婆母给我洗了。后来,我再也不敢在盆里放脏衣服了。人心换人心。为报答婆母,每逢过年,我总要给她买件衣服、鞋之类。平日里,给她添置被罩、单子等日用品,为老人家织毛衣、帽子等。
婆母喜欢吃的东西少,她最喜欢的是我们给她买的绿线线辣子。小小的贿赂,竟收获了满满的爱。但每次婆母住的时间都不长。一是她不喜欢住封闭的楼房,二是她来后我儿子就更加不听我的话了。婆母对我最大的不满是对她的重孙管理太严。为了不影响重孙学习,她每次都是呆上几天就要回老家。
婆母很宽容,对家人的缺点她能一一包容。她从没在邻居面前说过我婆婆的不好,即使婆婆有不对的地方。我更是她的骄傲了,缺点在她眼里全忽略了,连我儿子都能看出婆母爱我。在老家,扫地、烧灶火之类的活,婆母是舍不得让我做的,她怕弄脏我的衣服。婆母一辈子都闲不下来,家人劝她休息的时候,她却说:我能干就多干点,多干点活不会把人累死,不干活才难受呢。这句话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并影响着我对工作的态度。婆母心里也有烦的时候,但从不给她的儿子、孙子说,她不想让他们担心,她有时向我说说之后,我只是听听,并不会安慰她什么,但说过后婆母心情又豁然开朗了。
年的9月份,儿子上初三,一向精神的婆母生病了,而且昏迷不醒,医院,我得知后,匆匆带上正医院,我去的时候,婆母已醒,看着我和儿子她哭了,说:娃上学,你那么忙,咋来了?我安慰她说:我们来了你好的更快。这次检查,她的其他脏器都还好,就是有点脑梗,住了一星期院,回家后一切正常。没想到几个月后她再次昏倒,这次一直没有醒来,吊针挂了几个月,她每次微微睁眼又睡着了,直到液体不能进入她的体内,她停止了呼吸。得知婆母去世的消息,我和儿子从学校赶回家,看着躺着的婆母,她分明只是睡着了,儿子用手在婆母身上摸了又摸,说:老婆只是睡着了,又去摸婆母的眼睛。我拉着婆母的手,那双为我做了无数次饭的手,怎么摇,她也没醒,我大声地叫着婆,眼泪簌簌直掉,邻居把我拉开了。
婆母走后,老家已无人住了。我们很少回老家,但每逢过年,我们都要回老家,婆母说过,我们不回家,她和爷爷回家过年的时候家里空荡荡的,不像过年的样子。
又一个新年快到了,又到了回家的日子,黏汤面的香味飘然入梦,好香,好香……
有一种思念叫饭香,有一种饭香叫爱心;有一种温暖叫感动,有一种感动叫默默付出;有一种亲情叫理解,有一种理解叫宽容……
作者李燕,中学教师,喜欢国学,爱好书法,一个对生活认真执着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