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疫情中确诊感染的医护人员,仍在努力回

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6168755.html
▲史占彪(左)医院与感染康复医生握手那是他和抗疫医务人员的首度见面,史占彪团队面向医务人员群体做了心理测评,从结果来看,抑郁比例和抑郁指数都很高。史占彪说:“我们会对这些医务人员跟踪到底,至少坚持一年,一直沟通到他们所困惑的内容得到全部缓解为止。当然,最后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大家继续支持这些医务人员回归平常,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平凡人的生活。”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郭文涛

编辑

陈文卿

武汉的雨已经下了好几天,仍然没有停下的迹象。1月23日清早,在武汉工作的检验科医生杨雨霏刚刚结束了夜班,她看了一眼手机上刚收到的大雾预警新闻,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休息。最近各地频繁出现新病例,医院上下严阵以待,她和同事几乎没有休假。开车回家的路上,听到电台节目,她才意识到,距离去年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一整年。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关于那场战斗的记忆却像是窗外连绵的雨雾,一时难以挥散。23日上午,医院工作的护士柳依依接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电话,对方跟她初步了解了生活情况。柳依依在去年抗疫期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又经历了流产和离婚,一直处于休假状态。当时,她接受了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发放的资助,算是挺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日子。然而,父亲最近遭遇车祸,她已经平复的心绪再次受到撞击。打电话的心理咨询师来自“安心计划”医务心理支持项目团队。该项计划由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发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成立,于年5月正式启动,目的是为基金资助的感染医务人员和殉职医务人员家属提供免费、持续的心理支持。该项目由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史占彪担任负责人。1

突围

年4月11日,武汉解封第四天,史占彪到达武昌站。刚解封的城市呈现出久违的热闹,几乎给人一种生活瞬间恢复正常的错觉。他走到楼梯口,看到几十个全副武装的防疫人员,那种高度紧张的防疫场景立刻使他意识到,生活的封锁线还远未解除。早在3月,史占彪就在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的帮助下,和十多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建立前期联络,包括去世护士柳帆的丈夫,还有一位“90后”防疫人员的父亲,这位防疫人员在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故中不幸遇难。到达武汉后,史占彪先是医院,疫情期间这里收治了很多重症患者。那是他和抗疫医务人员的首度见面,当时大家的状态和车站里的防疫人员一样,还是高度戒备。医院的工作十分繁忙,和咨询师们的交谈是他们难得能彻底打开内心的时刻。随后,史占彪团队面向医务人员群体做了心理测评,从结果来看,抑郁比例和抑郁指数都高。▲安心计划心理咨询师团医院留影据史占彪介绍,一般情况下,人们由于工作压力和日常冲突也会出现抑郁状态,然而在这些医务人员群体当中抑郁状态的比例高于常规人群。还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顺利度过了这一阶段。"医务人员和其他群体不太一样,内在调适和自我调控能力超乎寻常。我们在沟通时,也一直相信他们心里有矿,需要和他们一起把资源、力量和能量挖掘出来。"史占彪说。在武汉,史占彪接触了一位在疫情期间临时被抽调到呼吸科的女医生。在被感染新冠后,她怕孩子被感染,马上安排把她送到外公外婆家,事后才知道孩子当时已经被感染,只是没有明显症状,接着两位老人也相继被感染。她觉得这是她导致的结果,因此非常痛苦和自责。后来父母都顺利康复,但她不敢告诉家人自己被感染的事实,也没有勇气和孩子见面。在6次交流中,史占彪用启发和对话的方式与对方交流:当时医疗条件不好,医务人员能做的有限。这位女医生慢慢意识到,假如时光倒流,自己还是会回到一线去上班,还是可能会被感染。在那场特殊的战役里,她只能这样,尽力做到自己能做的全部。也许家里人会着急,但那也是正常的。她终于放下了,与自己、与家人达成了真正的和解。当大部分受感染医生已经开始康复的时候,也还有极少数医务工作者仍然需要从生死之间突围。安心计划心理咨询师王雪梅对接的一位护士就经历了这样的时刻。医院的医生,在疫情初期感染新冠肺炎,期间情绪不稳定,经过了多天的抢救,最后还是没能挺过来。在丈夫昏迷的后期,王雪梅与这位护士开始进行沟通。丈夫病危时,这位护士无法贴身陪护,医院旁边的酒店里住下,等待最后的消息。那个晚上,她跟王雪梅聊了50分钟。家里有两个孩子,二胎是自己坚持要留下的,家里的负担也重了一些。联系到这些,她心里有一种负罪感。有时候,这位护士甚至觉得,宁愿自己也一起离开,这样就不用承受内心里的那些愧疚与遗憾。等护士情绪稳定,王雪梅力所能及地向她提供建议。有时候对方情绪有起伏,两个人就只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ybsoft.com/hzzy/7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