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1月30日武汉孕妇龚女士在网上求助,称自己近日出现发热症状,孕期38周即将临产,而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无法接受发热孕妇。
龚女士家医院,均称不具备接生条件无法接收。
1月31日11时许,在nCoV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一家新冠医院已联系龚女士,同意将其收治。
2月1日,顺利分娩。
新京报我们视频微博截图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断升级,在医疗资源极度紧张、交通管制的湖北省,生育面临极大的挑战。
疫情阴影之下湖北省孕产妇们的处境如何?她们面临着怎样的困难?疫情如何改变她们的生活?
丁香园和丁香妈妈联系到了4位女性,她们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我是医生妈妈,最担心突然上一线
宝宝得不到照顾」
颖树坐标武汉宝宝6个月大
我是神经内科的医生,也是个妈妈。
疫情发生后,我一直在工作。医院在春节期间已经尽可能让病人出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但是有部分病人不允许出院,只能继续住院治疗。
医院目前的防护物资很紧张,病房有高度疑似的病人和家属,但我们仍然只有外科口罩和帽子来做防护,其他装备还是优先供给发热门诊和病房。
我知道情况的严重性,也做了一些预防和准备工作,目前家里情况还可以维持,生活用品,水果蔬菜基本都能保障。
宝宝比较小,还没有断奶,所以也没有和他做隔离。医院做好防护,每天回家立即消毒洗澡换衣服来保护家人。
宝宝本来2月6号要打乙肝疫苗,现在没有办法按时打了。
我每天都在担心,医院随时可能派我们上一线,之前请的育婴师可能没有办法再来帮忙照顾宝宝,不知道到时候家里老人和宝宝的生活问题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
「县城封路,没有防护,
大排畸只能往后推」
郭渠坐标黄冈怀孕22周
黄冈,是武汉之外的第二大疫区。
我工作在黄冈市区,现在在黄冈县城老家。
住在黄冈老家,最担心的事情是我的产检,临近的最重要的检测就是大排畸。
我医院2月3号的大排畸。但我们这边医疗条件的确很差,医院只有一家,所以其实我们觉得黄冈确诊人数这么多很正常,甚至可能还有因为没有床位无法就医、无法确诊的。
我老公觉得产检还是推迟得好,医院就不去,去的话那要做好完全的准备,就托外省同学给我们买了N95口罩。26号顺丰就发货了,今天他打电话问,那边说因为封路,快递不能派。
这也是我最烦躁的一点,因为随着疫情严重,市区封路,县城。没有防护、出不了门,排畸只能往后推。
交通管制让人着急。
首先是黄冈市的火车站城际铁路站和公交等停运,但是私家车还是可以跑的。后来县城与县城之间省道县道不让通行,大概是因为督导组来了黄冈,领导们说不能让黄冈成为第二个武汉,就下了命令,所有的街道村口都不让机动车行驶,包括电动车。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从昨天开始超市就物资紧张了,我妈妈在我的建议下买了20斤大米,买了60枚鸡蛋,买了一些大白菜和土豆,比较耐存放,没空挑。
今天黄冈市区这边的命令是,要求市区每户人家每两天只能派一个人出门采买物资,其余的人除非疾病就医等紧急事故,当然参与防疫工作的除外。虽然市区,但是在市区的公务员同事们还在工作,他们是单位开了证明,拿到社区、村医、居委会等审批后再到公安局换临时通行证才能进市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我妈妈出门说街上警察也开始搭了帐篷。
孕期还有一点是心理因素会想很多,焦虑起来会连着失眠,尤其是人数增长比较快的那一两天,有的人无症状也能传染,我担心自己也有可能感染了,睡觉前觉得胸闷,一直刷手机看最新感染数据。
我觉得疫区的心理问题比大家想象得普遍,再加上湖北除了武汉,其余市州的经济条件都比武汉差太多,我们觉得非常糟糕,因为农村乡镇真的有太多人,可能因为医疗条件无法确诊了。
「我的产检医生去了一线,
除了等,我也不知道我能怎么办」
郝安安坐标武汉怀孕29周
我是二胎妈妈,三十二岁。
我们本来已经买好车票回公公婆婆家过年,但在武汉前两天,想着坐火车不安全就把票退了。后来政府提倡不出门,我们也就放弃了开车回去的想法。
封城前一天还在上班,但当时也没想到疫情这么严重,到现在也还没缓解。
小孩子已经憋疯了,从来不玩手机的,现在没办法,只能天天看动画片。十天没下楼了,家里地方小,只能在阳台站一下。
周围确诊的人越来越多,邻居确诊了四五个,同事确诊了一个,同学确诊了两个。医院爆满、无法住院、没地方隔离的求助消息。疫情还是很严重,每天都有认识的人感染。
医院被改成了发热门诊,给我产检的医生也上了一线,预约好的二月九号小排畸取消了。
本医院去检查,想着可以安全一点,但是昨天看到消息,连医院也被政府收了床位,安排发热病人入住。
武汉现在只有妇幼保健院一家可以做这个,但我从来没在那边产检过,医院这种检查都要提前预约的,而且现在外面人心惶惶,医院感染了更麻烦。
我不想去做,但又担心对孩子不好。到处在网络上问,想找到一个医生能告诉我,小排畸不做也行。
有个微博上的医生回复我,去医院要做好的几个防护:口罩,消毒液,酒精。
我根本做不到,连医生都没有口罩,别说我们了。
药店一直都断货。我20号在京东买的口罩,现在都还没送到。
我闺蜜三十六周了,焦虑死了,她自己在家用胎心仪听心跳,准备先在网上问清楚医生,医院去,说万一感染了就剖腹产。
要是万一感染了,连药都没有,要是能撑到孕晚期,反正足月了,就剖出来嘛,肯定有办法,但万一距离孩子出生又还早,有问题只能引产。
现在车也不让开了,小区门都不让出,公共交通和私家车都不让走,一个社区几万人,分了一辆车说是保障用,打电话给社区说送发热病人都送不过来,买菜自己解决。
我家住郊区,周围一个大超市都没有。我老公开车出去买了一次菜,一次买了两千块钱的,给家里老人送了一半,我们自己留一半。两个老人又不会用网络啥的,只能买了送过去。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囤了一些耐消耗的菜、米、油、蛋,还有各种挂面方便面之类的。买这些菜之前,我们家吃饭就是把白萝卜炒了之后,再把萝卜叶子也焯水炒了吃了。
不买怎么办呢。说是供应充足,但是萝卜白菜之类的还是很紧俏,大家都想买点耐储存的。再说大超市都很远,每天去买也不现实。封城的前两天超市抢购一空。现在已经补上了。
今年年夜饭我们家就两个菜,大白菜和土豆。从过年到现在每天吃大白菜。
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很久了,到处都是生病的消息,能在家里吃饭已经是幸运了。我们现在是难民,不能要求太高。
现在剩下的菜,还可以吃十天来天吧,在吃完之前我们继续不出门。
「群里有个孕妈,
有50个人这个月会生孩子」
海豚坐标北京nCoV志愿者
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后,我加入了nCoV志愿者团队。
这是一个为武汉市未确诊或轻症新冠患者及家属提供公益咨询服务的组织。
我在信息群里,看到有很多武汉的孕妇在求助:医院挤爆,怕感染,不能去孕检;武汉,交通不便,临医院;发热感染不知该怎么办;医院能够接生……
孕妇们有需要保胎的、有高危孕妇需要打针吃药、有荨麻疹发作、有很可能早产的,个中问题不一而足。
她们很需要医院,否则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医院似乎都不能产检了,各路传闻也很多,所以群里的孕妇们情绪也很恐慌。
1月26日,在匆忙中,我们决定组建「武汉留守孕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