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孔雀鱼也能繁殖这是真的,不是传说

孔雀鱼作为水族界里面的观赏鱼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经典品种。

由于孔雀鱼有着迷人的色彩和多姿多彩的身型,深受水族爱好者们的喜爱。

随着近代水族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孔雀鱼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原来关于孔雀鱼的一些神奇的谜团也逐步被人们解开。

今天老青年就和广大鱼友们聊一聊母孔雀鱼在没有公鱼的情况下出现繁殖的情况到底是因为啥。

很多养过孔雀鱼的鱼友们都会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些生产过小鱼的母孔雀鱼,在与公鱼隔离的环境中竟然还会生出一些小鱼。

有些人以为是怀孕的母鱼没有一次把小鱼产出来,但是细心地鱼友会发现,有时候一条母鱼甚至可以在隔离条件长达1-2个月的时间长度依然能够生出鱼宝宝来。

老青年在儿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买了一对孔雀鱼,可是公鱼不慎跳缸阵亡,当时让我很是沮丧了一阵子。

可是好消息是剩下的这一条母孔雀鱼不久之后竟然生出了20多条小鱼,把之前的郁闷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的精心喂养刚刚出生的小苗。

可是后面神奇的事情是就这样一条孤单母鱼,在此后的接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又连续两次生出孔雀鱼宝宝,但是每次生出的小鱼数量都有所减少,最后一次只生出9条小鱼。

在没有公鱼的条件下,繁殖母鱼竟然也可以繁殖出小鱼,孔雀鱼的这种特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其实孔雀鱼能够具有这样神奇的功能是因为其具备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

总所周知,作为卵胎生鳉鱼科的孔雀鱼在繁殖受精过程中,是通过公鱼的精液送入到母鱼的繁殖腔内来实现的。

而受精卵则是一直在孔雀鱼的母鱼体内发育孵化,最后以胎生的形式产出到水中。这样刚出生的孔雀鱼宝宝则能很快就适应水中环境并且可以四处游动觅食。

就是因为卵胎生的特性,在公鱼受精过程中,母鱼卵巢内的卵子往往是一个持续发育产生的过程,所以就出现了储精的这种功能。

母鱼体内会把进入体内尚未完成受精的精子储藏在体内,在适合生产的环境下,母鱼会持续发育卵子与这些储存的精子结合,实现后续的生产而不再需要公鱼的精子供给。

在一个正常的饲养环境中,一条繁殖期的成熟母鱼往往能够一次受精实现多次受孕生产的现象,这样即便后期不再有公鱼受精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生产出小鱼来。

不过由于储精时间的延长,精子的活力和数量都会有所降低,所以这样母鱼生产的小鱼数量上则会比正常受孕母鱼的产出数量低一些。

孔雀鱼的储精特性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因为一旦鱼缸中的公鱼因为某些原因挂掉后,可以不用再去花钱添置新鱼就能够实现繁殖的目的。

但是对于一些品系鱼玩家来说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因为品系鱼的维系与提纯需要的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公鱼的母鱼进行受精繁殖,以此根据下一代的特性来进行优培。

而由于孔雀鱼的储精特性,作为亲鱼的受精对象上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记录,否则作为基因强化与提纯的过程中,子代反交或是亲代维系的工作就很难进行把握了。

大自然赋予卵胎生鱼类的储精特性就是为了让这种弱小的鱼儿通过更多的杂交机会来实现更加适应环境的进化。

而作为观赏目的的品系孔雀鱼,则需要对某些特殊基因类型进行强化与巩固,人类近似半个造物主似的基因提纯操作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品系鱼在饲养过程中则需要格外细心,美丽的外表和强健的体魄有机地结合则是目前孔雀鱼玩家们一致的追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ybsoft.com/hzsx/9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