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个健康宝宝是每一位准父母的愿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孕期营养,很多人怀孕后还刻意补充额外的营养。但这是一个误区。孕期并非吃得越多,宝宝就越健康。
城市里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逐年增多。孕期体重增加和孕期的营养直接相关。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多,患糖尿病的机会增加,胎儿因为体重过重,分娩时容易发生难产和损伤;而孕期营养不足,胎儿表现为出生体重过低,这些孩子的健康问题也较多。
那么妊娠9个月,体重增加多少才较为合适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根据BMI看需要增加多少体重
对于不同体型的人,需要区别对待。总体而言,瘦人体重增加可以多些,而胖人体重增加要控制得严格些。区分胖瘦,在医学上是以体重指数(BMI)来表示的,BMI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其中体重是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BMI正常值为20~24(kg/m2)。因此要了解孕期你需要增加多少体重,首先是要了解你孕前的BMI。
体型极瘦者(BMI小于18),整个孕期体重增加20kg为宜。
体型偏瘦者(BMI在18~20),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3~17kg为宜。
正常体型者(BMI在20~23),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kg是正常的。
肥胖体型者(BMI大于23),整个孕期体重可增加8~11kg,可利用一些体内的能量贮备。
如果是双胎或多胎妊娠,应咨询医生,因为体重增加与胎儿数量有关。
体重增加应缓慢且稳定
孕期体重增加并非是匀速的,对于正常体重者,在妊娠的前3个月中,体重增加1~2kg较为合适。孕早期由于妊娠反应,食欲可能受到影响,但是此期保证营养对于胎儿发育非常重要。丹麦研究发现,早期营养不良,胎儿出生后晚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更大。因此若是早孕反应较重影响进食,宜采取少吃多餐、吐了再吃的办法,并多吃一些对孩子脑部发育有裨益的食品。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等均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需成分,因此孕妇食物应多样化,不应忌口过多。
不少孕妇过了妊娠反应阶段后,食欲好转就开始大量进食,以弥补前期的不足,这也是错误的。胎儿生长发育有自己的规律,过剩的营养只会被母体吸收,造成肥胖。最佳的体重增加方式是缓慢而又稳定地增加。正常体型者在怀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控制在0.5kg左右为宜。
体重增加过多过少都不好
体重增加过于缓慢或停滞不生长,可能提示存在着胎儿生长落后,容易分娩低体重儿,这些孩子容易患多种疾病。
而孕期增重过多或过快,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增加过多的体重,可能提示存在着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亲来说,体重增加过多,产后容易出现肥胖和糖尿病。胎儿增重过快,也容易分娩出巨大胎儿(出生体重大于4kg)。
巨大儿分娩时不容易通过产道,剖宫产的几率增大,或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产伤,产后也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因此在孕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营养师来调整孕期的饮食。
掌握5原则,长胎不长肉
想当一个美丽的孕妇,身体心灵都要健康,体重管理更是现代孕妈咪不可缺少的智慧。那么,孕期如何控制体重,养胎不长肉呢?
给宝宝足够的营养,又能兼顾母亲自己的身材,就从聪明饮食开始。营养师提供简单的原则:掌握5原则,长胎不长肉。
1、怀孕初期以均衡饮食为主,跟平常饮食一样不增加热量
要注意的是现代孕妈咪偏重外食,均衡度不够,蔬菜、水果摄取量不足。因此要留意每日是否达到蔬菜三碟,每碟一百公克(一份约瓷碗半碗)、水果两份的摄取量(一份约女性拳头大小)。
2、怀孕中后期,建议每日增加三百大卡的热量
三百大卡的热量约一杯低脂牛奶、一份主食、一份水果、一两豆鱼肉蛋类(三根手指头),或是两份主食(约半碗饭、麦片、全麦饼干)、一份低脂奶类。孕妈咪可将增加的热量当成餐间点心,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摄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糖分高因此热量也高,孕妈咪要小心过量,怀孕期间每日最多三份。
3、运动保持愉悦心情
孕妈咪可选择温和的运动,让自己每天活动一下,本来没有运动习惯的孕妈咪,可以渐进式增加,从五至十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散步、瑜珈、慢慢爬楼梯一天至少三十分钟,以不造成身体负担、运动伤害,既可消耗卡路里又可保持好心情为主。游泳则建议在怀孕十二周以后再开始。
4、避免外食
外食油脂摄取量惊人,只要在饮食上摄取油的部分多注意,就不容易吃进过多热量和脂肪,油炸和炒的料理建议孕妈咪都尽可能避免,以蒸、煮、川烫为主。另外也可以自己下厨带便当。
5、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孕妈咪每天需要八小时的睡眠,尽可能十一点前能够就寝,不熬夜。若状况允许,中午能有半小时的休息。孕妈咪容易有饥饿感,一般不建议睡前一小时进食,点心可补充奶类、麦片、全麦饼干,越高纤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