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2单日票房破5亿的中国社会心理

《捉妖记2》在大年初一,单日票房劲收5.5亿,超越了《战狼2》的4.28亿的单日票房。

对于这个结果,显然是争议比较大,比较主流的看法比起《战狼2》来,《捉妖记2》显然是烂片。网友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也是有着充分理由的:

理由之一:

作为男主的梁朝伟,没明白他身上的主线是啥?井柏然找爹找着找着没有然后了,故事不清楚,好多角色莫名其妙的,剪辑也有点混乱。

理由之二:

有些剧情没站的住脚,那是真的天师堂还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那大鹏这个角色又怎么理解,如果是真的,为什么里面全是妖,而且还奉献了正版宋戴天笔记,不知这是伏笔还是bug?

理由之三:

总感觉看这些妖怪有些不习惯,不是中国传统的妖怪。一看胡巴我就容易出戏?

记得大众对《战狼2》,可没有挑出这么多的细节毛病来,相反主流媒体都给予好评,可是为什么《战狼2》的单日票房会被《捉妖记2》轻松辗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眼中的烂片单日票房会辗压我们心目中的经典大片?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天时问题,《捉妖记2》在大年初一上映,就决定了它的票房必然是爆款级别的,而这又是跟国人在过年时的心理分不开的。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春节就是用来休息和娱乐的,在唐朝的时候,过年的初一到初三这三天是没有宵禁的,那会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街上看花灯,彻夜不眠通宵狂欢,而不用被担心金吾卫捉起来打屁股。

这就证明,在我们千年以前的老祖宗那里,就已经默认为过年期间,就是大众的一个娱乐放松时期,不需要庄严,不需要板起脸来,也不需要劳心劳力,就是玩,彻彻底底的玩,此种心理需求之强,连历代皇帝与官府也无法压制,只能让普通百姓放松,就算在蒙元和满清这样的朝代中,再凶狠的官府也无法抑止这样的需求,民间依然诞生了元杂剧和清京剧。

在过去民间,过年期间不管是看大戏还是逛庙会,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图的就是一个喜庆,这样的心理已经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基因中,无可改变,也没办法压制,哪怕就算是在战争年代和文革中,官方同样有文工团和戏剧团,民间也有戏班子,为民众提供最起码的娱乐需要。

所以哪怕战乱频仍的年代,依然有梅兰芳、尚小云这样的京剧明星,和胡蝶、阮玲玉、周璇这样的电影明星,原因无他,百姓需要放松,也需要苦中作乐,这是民族心理决定的。

而到了现代,虽然没有了战争风险,已经处于一个和平年代,但是各种生活压力依然极大,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的压力,更是大多数人所无法避免的,哪怕再怎么岁月静好,也依然要去面对。

很多人在最近都看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知道不管是怎样的经济条件,在突如其来的生病时,也是焦头烂额顾头不顾尾,有钱又怎样,照样避免不了至亲之人的离开,更不用说普通家庭面对各种慢性病的经济困境,这就是医疗方面的压力。

这样的压力体现在教育方面,各种名校考试和补习班压力,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负担;体现在住房方面,就是年轻人的工资跟不上房价的压力;体现在生活方面,就是相亲和逼婚、二胎等方面了。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中,99%的人都是活得很焦虑,很有压力感,都是在负重前行的,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不说出来而言,还得将眼前的苟且进行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年就成为了最大的安慰,甚至是唯一的安慰,因为在过年假期中,人们可以心安理得的放松,可以无所事事,可以尽情娱乐,而暂时不用去考虑责任和前途。

总之一句话就是,人们要娱乐,要忘掉沉重,忘掉思考,忘掉身上的负担,都为自己简单的活几天。

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之下,人们必然拒绝一切严肃、正经、高大上的东西,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放松,或者感官上的享受,而这时候,《捉妖记2》刚好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能满足人们这一心理上的需求。

在《捉妖记2》中,开场众妖身着象征喜庆的红色传统服饰与胡巴一同载歌载舞的盛景,上来就为影片定下了欢乐祥和的基调,试问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心理暗示?本来就是全家去电影院看电影图个高兴的,这样的主题基调,显然更让人欢迎。

在这样的基调中,就算是反派的妖兽也是充满喜感,它们肥头大耳腆着肚皮的样子,也能让观众情不自禁的笑出来,而不感到它们有多凶恶,心理上的喜悦感自此油然而生。

《捉妖记2》或许在情节上还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是它在主题上无疑是讨巧讨喜的,就是通过胡巴经历种种险阻磨难,最终还是与天荫,小岚一家团圆,其实刚好满足了过年期间人们喜欢团圆的情结。

能把准人们这一恒久不变的过年情结,也就是娱乐、喜庆、团圆等方面的,那么再烂的片都有可能创造票房惊喜,毕竟这样的心理,已经成为民族基因的一部分。

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从唐朝以来,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以才更需要那种苦中作乐的心情,才能在艰难碎琐的生活中笑着熬下去活下去,迎来转机。同样也是这样的心理,才能让我们民族百折不挠屡败屡战,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

所以在过年期间,就不要再板着脸说教了,也不要端着架子煽情了,就让民众看到舒服,看得开心就好,毕竟辛苦一年了,过年期间都不能让人好好放松,还想着要教育观众,那也未免太欺负人了。

不要责怪人们喜欢娱乐,也不要责怪人们喜欢庸俗,毕竟生活就像一口高压锅,你总要留个出气的阀门,让人们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再伟大的领袖,再正确的路线,再光明的前途,都无法让人们放弃对娱乐的渴望,说得极端一点,人不可能一年天,一天24小时都是严肃的、高尚的、积极的活着的,总要放松的。

一句话,能让人们在过年期间得到感官和心理上放松愉悦的,就是好片子,不管有多少人说它烂,可是在数据如果真实的情况下,那单日5.5亿的票房已经泄漏了人们最本质的心理需求。

PS:这算是我今天的一点思考心得吧,也许肤浅,也许平淡,但我的确是这样去思考的。

张三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白癜风治疗花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ybsoft.com/hzzd/3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